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配资搜,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这一消息引发了市民对养老话题的热议。面对老龄化加速的现实,如何未雨绸缪,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成为关注焦点。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有何区别?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否值得开立?商业养老保险又该如何选择?
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郑州市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采访了金融从业者和普通市民,试图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梳理出一份实用的“养老锦囊”。
这次提高的基本养老金主要惠及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谓“基本养老金”就是参保人退休或达至领取待遇条件后按月领取的钱,即通常所说的养老金。此外,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涨幅为16.3%,惠及1.8亿多老年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居民。
与基本养老金不同,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22年4月建立。要求必须先在中国境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然后才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近年来,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渐成为缓解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2024年12月15日,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试点城市推开至全国,税收优惠政策也同步扩大至全国,每年缴费上限额度为1.2万元。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流程十分便捷,每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可选择一次性缴存或分批存入。通过商业银行的手机APP、电子社保卡等线上渠道,或线下网点,即可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及对应的资金账户。一位90后程序员表示,他去年开了户,存了1.2万,今年报税时直接省了1200多元。虽然离退休还早,但复利效应下,现在存的钱几十年后可能就是一笔可观的养老补充。
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不少市民“未雨绸缪”,把个人养老金作为布局养老的“必选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河南省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成效显著:全省累计开立账户1043.01万人,缴费人数达196.94万人,缴纳总额超29.2亿元。
除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商业养老保险也成为市民补充养老储备的重要选择。一位45岁的私营业主每月交2000元买年金险,等60岁后每年能领5万,活多久领多久。她身边不少朋友都在配置这类产品,“社保养老金可能只够基本生活,想要体面养老,还得靠自己早做准备。”
目前,“养老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两种产品。“养老年金险”类似于社保养老金,市民在年轻时缴纳保费,退休后可以按年或按月领取养老金;“增额终身寿险”则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保单现金价值逐年增长,市民可根据需要灵活支取。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科学规划养老生活需根据人生几个重要阶段来做相应的养老规划。例如,30、40岁适合配置个人养老金来给自己做储备,个人养老金每年1.2万,不仅可以节税,还可以强制储蓄;40岁、50岁适合养老年金(万能型)的产品,提高储蓄比例,补充养老终身现金流;60岁由于年龄较大,长期年金不太友好,最好配置增额终身寿型产品,回本快,领取灵活来补充养老。
养老理财市场火热,但风险也随之而来。记者调查发现,三类陷阱尤其需警惕:一是收益率陷阱,“保本高息”多是画饼;二是期限错配,小心资金被“锁死”;三是伪创新产品,“以房养老”骗局升级。此前,河南银保监局曾发布风险提示,部分机构以“盘活房产”为名,诱导老年人抵押房子购买所谓“养老理财产品”,实则暗藏高额服务费和本金损失风险,应正确认识“以房养老”保险,谨记选择正规机构。
养老是一场马拉松配资搜,不是冲刺跑。若从30岁起每月定投2000元,按5%年化收益计算,60岁时可累积近200万元。或许,最大的养老智慧就是——趁早开始,慢慢变富。
财富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